株洲中医妇科王素珍医生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

发表日期:2017-08-02 15:27 【返回】
主诊医生:王素珍副主任医师
 
患者:周某,女,28岁。
 
经行腹痛6年余。
 
初诊时间:2017年2月22日。
 
患者自述:经行腹痛已有六年余,并伴有乳房胀痛,经期习惯推后,一般40到45天为一个周期,不过近半年经调理后,时现周期基本正常,月经量偏少有瘀块,食纳尚可,有口干。末次月经为1月23日。
 
现症见:舌红苔黄脉弦细。
 
诊断:痛经。
 
证型:气滞血瘀之证。
 
治法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之法。
 
方用:丹栀逍遥散加减。
 
栀子十克,牡丹皮十克,柴胡十克,当归十五克,
白术十克,白芍十五克,茯苓十克,赤芍十克,
薄荷六克,香附十克,土茯苓三十克,益母草十五克,
郁金十克,玄胡十克,鸡血藤二十克,甘草五克。
 
服上方三剂经血即下,无腹痛、乳房胀痛等症。嘱其看经血情况服用药物。如量多则稍停再服,如同前可继续服用。
 
按语:本案患者属中医痛经范畴,从临床表现及体征上看辩为一个气滞血瘀之证,兼有内热,经血量少,有瘀块为血瘀之象。乳房胀痛,经期延迟为气滞之征。又兼有口干,舌红苔黄,皆有热之象。方中丹栀逍遥散清热凉血,疏肝理气,合香附,郁金,玄胡行气活血之力增,且延胡索,郁金又能止痛;益母草,鸡血藤活血调经,化瘀止痛,甘草调和诸药。

快速导航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