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诊医生:刘炳钧主任医师
患者:曾某某,女,15岁
初诊时间:2016年1月1日
主诉:月经未来2月余。
现病史:患者自诉12岁初潮后,周期有从半月到两个月不等,量也时少时多,经期无痛经等其他不适。现症见:患者两个月未来月经,舌红,苔白少,脉沉弦。
中医诊断:月经不调
证型:气血两虚
治法:气血双补,行气活血
方用:八珍汤加减
当归12g 熟地黄20g 川芎9g 白芍12g
茯苓20g 太子参15g 枸杞子20g 覆盆子15g
益母草15g 黄精20g 陈皮10g 炙黄芪20g
玄参10g 木香6g 甘草6g
×7剂
水煎服,一日一剂,分两次服用。
二诊:患者服用完上方七付后于1月15号月经至,经期5天,量可,色红无血块。无其他不适。苔白,脉沉弦。遂将上方去陈皮、玄参、木香,加佛手10g枣皮10g柴胡10g薄荷10g。服用10剂。
三诊:2月11日月经至,经期5天,量可,色红无血块。于二诊方加山药20g龟甲15g。服用7剂。
按语:本症属中医月经不调的范畴,本患者素体虚弱,气血不足,且年少脏腑功能尚未完善,肾气不足,天葵化生失常,时多时少,故经期不定。故治宜气血双补,行气活血。方中四物补血养血活血。四君、炙黄芪健脾益气。枸杞、黄精、覆盆子补血益精。益母草活血化瘀。陈皮、木香行气导滞。玄参清热凉血滋阴。山药益气健脾。龟甲滋阴潜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