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中医刘真淋医生治疗脾肾阳虚型尿频

发表日期:2022-02-09 16:25 【返回】
患者:王某某 女 30岁
初诊:2019年7月23日
主诉:夜尿频1年余。
现病史:患者1年前逐渐出现夜尿频繁,一般夜间起夜小便2-3次,易腰酸,头晕乏力,自述2年前顺产后,体质不如以前,易疲乏,月经量偏少,颜色偏暗,有少许血块,且伴有腰痛。平素大便尚可,但受寒或吃生冷之物易发生腹泻。畏寒怕冷。之前曾服用中药调理,效果不明显。末次月经7月1日,平素月经周期3-4天/28-35天,舌淡红,苔白腻,脉沉涩。
中医诊断:尿频
中医证型:脾肾阳虚
方用:肾气丸加肾着汤加减
桂枝10g,附子10g(先煎),熟地黄20g,山药30g 
茯苓20g,泽泻20g,牡丹皮20g,山萸肉15g
炙甘草20g,干姜30g,白术20g,党参15g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4副
水煎服,作一次煎煮,附子先煎1小时,日一剂,分三次服用
二诊:2019年8月7日
服药后于7月29日来潮,此次水情况好转,颜色红,无血块,无其他不适。夜尿改善,偶尔夜间出现一次,腰酸痛症状改善。效不更方,继续前方服用4天。   
后回访,夜尿情况几乎消失,除非夜间大量饮水,一般不再出现这种情况。腰痛情况明显改善,月经情况正常,易腹泻情况也相应得到改善。
按语:患者近一年出现夜尿频症状,伴有头晕,易腹泻,畏寒怕冷的症状,主要考虑是脾肾阳虚型。肾阳虚衰,经脉失于温养,则腰脊膝胫酸痛乏力,身半以下常有冷感;阳虚膀胱失约,则小便多,夜尿尤频;舌质淡而胖,尺脉沉细或沉弱而迟,皆为肾阳虚弱之象。诸症皆由肾阳不足,温煦无能,气化失司,水液代谢失常而致,治宜补肾助阳,“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”,辅以化气利水,肾气丸为主方。患者有腰冷,如坐水中之感,且伴有腹泻,脾阳虚症状。故配伍肾着汤加党参,即为肾着汤,也为理中丸之意。干姜辛热,温中焦脾胃,助阳祛寒,党参益气健脾,培补后天之本助运化。

快速导航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