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:熊某 女 20岁
初诊:2019年5月19日
主诉:经行腹痛4年余
现病史:患者经行腹痛4年多,诉初潮后无明显疼痛,第二年开始出现腹痛,每次来月经后腹痛隐隐作痛,持续2-3天时间,但也未疼至口服止痛药的程度,每次使用热水袋就能缓解。经色偏暗红,有血块,经量偏少。经前偶尔有轻微乳房胀痛,大便时干时溏,面色偏暗沉,易长痤疮。末次月经5月3日,平素月经周期3-4天/25-35天,舌质淡胖,苔薄白,脉滑。
中医诊断:痛经
中医证型:血虚寒淤
方用: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
当归20g,白芍20g,茯苓15g,泽泻20g,川芎15g,白术15g,桂枝15g,牡丹皮20g,桃仁20g
5副
水煎服,作一次煎煮,日一剂,分两次服用
二诊:2019年6月22日
诉服完上方后,经行腹痛明显减轻,诉来月经第一天偶有腹痛不适,血块减少,颜色尚可。根据前方稍调整。
当归20g,白芍20g,茯苓15g,泽泻20g,川芎15g,白术15g,桂枝15g,牡丹皮15g,桃仁15g,生地黄15g,益母草10g
5副
水煎服,作一次煎煮,日一剂,分两次服用
后回访,腹痛症状基本消失,无血块。且经量较前改善。后嘱咐次月月经前再按原方服用5天,以巩固疗效。
按语:患者腹痛性质是隐隐作痛,得温痛减,且伴随血块,则考虑淤与虚同存。患者面色多为暗红,伴随痤疮,首当考虑为淤血体质,故桂枝茯苓丸为首选方剂,温宫散寒,活血化瘀。另经量偏少,疼痛性质绵长,舌质偏胖,淡白舌,大便易出现稀便,则为水湿太重,气血生化不足,故用当归芍药散合用,当归芍药散养血补血,利水调经。初诊二方合用,患者疼痛性质明显改善,血块减少。后二诊根据前方加生地黄合成四物汤之意益经补血,益母草加强活血之用。故二诊后血块情况消失,腹痛症状基本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