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妇科专家表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从肾论治疗效好,疗程短,副作用少

发表日期:2017-09-09 09:46 【返回】
     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,多发生于40~60岁,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、烦躁易怒、潮热面红、眩晕耳鸣、心悸失眠、腰背酸楚、面浮肢肿、皮肤蚁行样感、情志不宁等症状,称为绝经前后诸症,亦叫“经断前后诸症”。大多数妇女产生的上述症状可持续到绝经后2~3年,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~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。现代医学称为更年期综合证。
 
       神农中医馆中医妇科彭淑谦专家表示,中医认为肾虚是引起更年期综合证的主要病机,根据其临床表现, 可见于古医籍中“年老血崩”、“经断复来”、“脏躁”、“百合病”等病证中。
 
       肾为生殖之本, 元气之根, 内藏元阴元阳, 为五脏六腑之首。就是说肾为先天之本, 元气之根, 主藏精气, 为人体生长、发育、生殖之根本。精又为化血之源, 直接为胞宫的行经、胎孕提供物质基础。所以妇女的经、孕、产、乳, (月经、妊娠、分娩、哺乳)等生理功能, 均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。只有肾气盛, 天癸至, 冲任的气血充盛, 妇女的以上生理功能才能正常。妇女进入绝经期, 肾气渐衰, 天癸将竭, 冲任二脉虚衰, 月经减少而至绝经, 生殖能力降低直到消失。这是人体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, 多数妇女能顺利度过。部分妇女因体质、个体性格、产育、疾病、营养劳逸、社会环境、精神因素等的差异, 不能适应和自我调节这一生理变化, 而导致本病的发生。
 
       株洲中医妇科专家彭淑谦表示,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, 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。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处方用药, 以女性为例, 一般来说, 主要分为三型论治:
 
1、肾阴虚证
       临床表现为绝经前后月经紊乱, 月经周期缩短, 量少或量多, 或崩或漏, 经色鲜红;头晕, 耳鸣, 面颊阵发性烘热, 出汗, 腰膝酸痛, 足跟疼, 或皮肤干燥, 口干便结, 尿少色黄, 舌红少苔, 脉细数。用左归丸合二至丸, 或保阴煎合生脉散。若出现双目干涩等症, 以杞菊地黄丸加减;若心烦不宁, 失眠多梦, 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。
 
2、肾阳虚证
       临床表现为经断前后, 月经量多, 或崩中漏下;精神萎靡, 面色灰暗, 腰背冷痛, 小便清长, 夜尿频数, 或面浮肢肿, 舌苔薄白, 脉沉细弱。处方用右归丸加减, 或举元煎合苓桂术甘汤加减。
 
3、肾阴阳俱虚证
       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, 头晕耳鸣, 健忘, 腰背冷痛, 舌淡, 苔薄, 脉沉弱。处方一般用二仙汤和二至丸。常用中成药可根据症状而加减, 如肾虚症状明显, 就选用六味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麦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八味地黄丸等地黄丸类中成药;失眠、烦躁类症状明显, 就选用朱砂安神丸、柏子养心丸、天王补心丹、安神安志丸等安神丸类中成药;抑郁症状明显者, 可选用加味逍遥散类中成药。
 
       实践证明,由于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,尤其是在治疗上的总体观念,辨证论治等特点,所以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时,可根据不同病人的状况、病情、体质等情况,分别从肾阴、肾阳、肾阴阳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中药处方,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“替代疗法”。因此,从肾论治更年期综合征有疗效好,疗程短,副作用少等优点。

快速导航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