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中医刘真淋治疗气滞血虚型月经后期

发表日期:2023-02-02 16:01 【返回】
硕士研究生
卵巢早衰治疗医师
张**,女,52岁
初诊:2022.04.12
主诉:月经常延迟2月余。
现病史:患者诉月经推后2月没来,伴有头痛头晕不适,乏力,心烦易躁,前几天少许乳房胀痛,平素月经量偏少,颜色偏黑,伴有小腹坠胀不适,且伴有少量血块。面色偏白,形体偏胖。大便尚可,小便正常,睡眠一般多梦。平素月经周期为4-5天/27-30天,末次月经2022年2月中旬(具体日子不详),血压偏高,一直口服施慧达控制,血压140/90mmHg。舌红偏暗,苔厚腻偏黄,脉弦细。
中医诊断:月经后期
中医证型:气滞血虚
方用:小柴胡合四物汤加味
柴胡30g      黄芩12g      炙甘草12g      大枣20g
生姜12g      法半夏15g    党参15g        丹参15g
泽兰15g      生地黄15g    当归15g        川芎30g
罗布麻叶20g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×5副
水煎服,作一次煎煮,日一剂,分两次服用
患者服药后第五天即告知,月经已经正常来了,月经情况也较之前有好转,经量正常,颜色转红,腹胀腰痛症状明显减轻,伴有少许血块,头晕头痛的症状消失。
按语:患者两侧少阳头痛,伴有心烦,腹胀,舌质偏暗,脉纤细。均表现的是少阳症。其病机可用郁、热、虚。郁为经气郁滞,枢机不利,疏泄失调,升降失常,故患者表现月经推后不行,头痛心烦。而热由郁致,胆火上炎,郁而不得宣泄,致舌苔腻偏黄。虚是指正气不足,气血亏损,面色偏淡,头晕乏力,月经量少。故此案选用小柴胡汤加四物汤,以疏肝解郁,行气补血。疏通中焦的同时也适量补益气血。柴胡疏郁透表,黄芩清少阳胆俯郁热,半夏、生姜降逆除湿,党参、大枣补益脾气。四物汤补血行气,再配合加上丹参、泽兰、罗布麻叶,以加强活血降压的作用。服药后患者中焦枢机打开,故经水时下。

快速导航

×